- 相關推薦
三峽工程一期蓄水后長江口懸浮體形態(tài)及物質組成
2003年6月1-10日為長江三峽工程一期蓄水期,為了研究長江三峽工程蓄水對長江口環(huán)境的影響,2003年6月15-25日組織了長江口及其鄰近海域環(huán)境綜合調查,對該次調查所取得的懸浮體樣品進行了顯微觀察和X射線衍射測定,分析了不同水體中懸浮體顆粒的形態(tài)特征和物質組成.結果表明:從徐六涇到長江口鄰近海域,懸浮體顆粒形態(tài)特征不同,徐六涇至南支主槽,懸浮體顆粒以單顆粒為主;攔門沙最大渾濁帶,懸浮體顆粒以大絮團、團狀絮團和絮網為主;長江口鄰近海域,懸浮體顆粒以有機質絮團和單顆粒并存為主.長江口區(qū)懸浮體礦物顆粒主要以粒狀或片狀形式存在.懸浮體礦物顆粒主要由石英、長石等碎屑礦物和黏土礦物組成.從河道到長江口外的鄰近海域,石英和長石含量逐漸降低,伊利石和綠泥石含量逐漸增加,高嶺石含量先降低后增加.與蓄水前相比,蓄水后徐六涇附近小絮團數量有所增加,蓄水前后攔門沙和長江口鄰近海域懸浮體形態(tài)特征和長江口地區(qū)懸浮體物質組成并未發(fā)生明顯變化.
魏立青,種法運,WEI Li-qing,CHONG Fa-yun(青島市公安局,刑警支隊技術處,青島,266001)
刊 名: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ISTIC PKU 英文刊名: MARINE GEOLOGY & QUATERNARY GEOLOGY 年,卷(期): 2007 27(2) 分類號: P736.21 關鍵詞: 懸浮體 形態(tài)特征 物質組成 三峽工程 長江口【三峽工程一期蓄水后長江口懸浮體形態(tài)及物質組成】相關文章:
長江三峽工程蓄水對鏈子崖危巖體T8-T12縫段穩(wěn)定性影響研究04-26
長江口沙洲表層沉積物磷的賦存形態(tài)及生物有效性04-26
夏季長江口中顆粒態(tài)及溶解態(tài)正構烷烴組成和遷移04-25
三峽蓄水后川江泥沙主要淤積在哪里?04-27
小浪底水庫蓄水后氣候變化對生態(tài)、農業(yè)的影響04-27
磁懸浮列車作文08-03
噴管與機后體一體化設計初探04-26
三峽工程亮相世博會04-26